當前位置: 沃百科 > 金融管理 > 商業管理 > 正文

眼鏡蛇效應是什么_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更新日期:2022-12-29  瀏覽量:

導讀有個著名的故事是這樣的。當年英國人占領印度,覺得德里附近的眼鏡蛇太多了。英國人提出了一個激勵政策,讓當地村民去抓蛇,抓來給發獎金。結果英國人發現來交蛇的人越來越多,好像蛇永遠都抓不完似的……原來印度人開始養殖眼鏡蛇去“賣”給英國人。...

什么是眼鏡蛇效應

話說在殖民地時期的印度,德里市內的眼鏡蛇泛濫成災,被蛇咬到非死即傷,造成了許多的社會問題。

老百姓害怕被蛇咬,于是非必要,不出門,經濟停滯,英國殖民者的稅收收入就減少了。當時的殖民政府決定要解決城里到處溜達的眼鏡蛇,讓老百姓可以安居樂業,恢復經濟。

眼鏡蛇個頭大、毒性強、很難搞,只有靠重賞才能找到勇夫,于是殖民者就很慷慨地拿出了大筆賞金,發動了消滅眼鏡蛇的運動。

在獎金的刺激之下,許多人參與獵殺眼鏡蛇的活動,效果很顯著,蛇的數量迅速下降,獵人們也都拿到了錢,活動發起者和參與者都很滿意,似乎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但是隨著蛇的數量越來越少,獵人發現捕蛇變得越來越內卷了,只有在荒郊野外才能抓到蛇,他們的收入也越來越少。

為了能持續拿到賞錢,獵人們開始了業務創新,轉換身份,從捕蛇者變成了養蛇專業戶,通過飼養眼鏡蛇,殺死后上繳,獲得了源源不斷的收入。

殖民者也發現了問題,“為什么城里已經看不見蛇了,獵人們還能抓到那么多的蛇?”經過一番明察暗訪,殖民者終于掌握了獵人們騙取賞金的證據鏈,于是,殖民地官員英明地中止了懸賞眼鏡蛇的活動。

作為回應,養蛇者也釋放了全部的眼鏡蛇,讓它們回歸到原來的生活,因為蛇已經沒有任何的價值了,繼續養著它們還要浪費飼料的錢。

最終,德里的眼鏡蛇問題比懸賞之前更嚴重了,城里的蛇越來越多。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試圖解決問題的方案,最終加劇了決策者想要解決的問題。這種社會現象就被叫做“眼鏡蛇效應”。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故事有點魔幻,畢竟是來自于神奇的印度。我再舉個例子,以前我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曾在一家大型的超市打工。超市的老板是一位紳士,很有道德感,也非常珍惜食物。

在每天晚上超市關門后,店里如果有食品包裝破損了,沒賣出去,老板就會慷慨地送給像我這樣的底層打工人,這是一項福利,既避免了食品浪費,又可以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看上去是雙贏的局面。

但后來也發生了“眼鏡蛇效應“,老板發現食品包裝破損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經過調查,根本原因是一小撮基層員工在故意地破壞包裝,這樣他們就能免費獲得這些食物,簡直就是零元購。

老板感覺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憤怒地推翻了他原先的決定,寧可把包裝損壞的食物丟棄,也絕不再贈送給員工。

后人把這件事總結成了一個成語,叫“眼鏡蛇效應(cobra effect)”。用咱們中國話來說這就是適得其反,引火燒身。經濟學家對此有個專有名詞叫“非預期結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納西姆·塔勒布對此也有一個說法,叫“天真的干預(naive intervention)” 。

這些說法說的都是一個意思:你做這個動作預期會產生 A 結果,沒想到得到一個 B 結果,或者這個 A 結果又導致了一個 B 結果。而那個 B 結果,是你萬萬不想要的。

眼鏡蛇效應

為什么會發生眼鏡蛇效應

大家對于這兩個故事有什么感想?有人可能會說“決策者不太聰明,被一些人給忽悠了”。

但是這些決定是由決策者來制定的,比如抓到蛇發獎金和食品包裝破了送員工,殖民者和老板在決策時,并沒有受到其他人的影響,這是他們自己的決定。

決策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決策者都把事情想得過于簡單,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決策可能會造成“副作用”,這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思維的盲區”。

做決策的人為何會陷入思維盲區?主要原因是他們的思維模式。簡單來說,就是考慮問題不夠周詳,如果我們往深層次去挖掘,就會發現他們的思考模式是線性的,使用的是一種很單純的“發現——解決”問題的模型。

在眼鏡蛇的案例中,殖民者發現問題是蛇泛濫成災,解決方案就是重金懸賞。超市老板發現食品只有包裝壞了一點,扔掉太可惜,解決方案就是送給員工。張三同事發現運費太貴,解決方法是等到運費下降后再訂艙位。

他們在決定后都立即執行,也都遭遇到了決策帶來的副作用。殖民者發現賞金獵人“養蛇為患”,超市老板發現員工故意破壞包裝,張三發現他要付出更多的超額運費,這些都是在決策之初沒有想到的問題。

當我們在處理復雜的、環節之間有相互影響的情況時,就不能使用簡單的線性思考模式了。

眼鏡蛇效應案例分析

1.墨西哥城的空氣污染

20世紀80年代末的墨西哥城。當時的墨西哥城正承受著1800萬居民駕車造成的極端空氣污染。市政府相應出臺了“尾號限行令”(Hoy No Circula)。這是一項旨在減少汽車污染的法律,在冬季空氣污染最嚴重的時候,每天有20%的汽車(由車牌尾號決定)不準上路。

然而奇怪的是,不讓這些汽車上路,并沒有改善墨西哥城的空氣質量,事實上反而讓情況變得更糟。

后來發現,人們的需求不會因為一道簡單政府法令而改變。墨西哥城居民很可能希望他們的城市空氣質量更好,但也需要上班和上學。他們對禁令的反應方式,是規則制定者既缺少意圖也沒預見到的。

讓一些人拼車或乘公交才是法律的真正意圖。然而,有人則選擇了打的,而當時的一般出租車比一般汽車排放更多的污染。

還有些人最終更嚴重地破壞了法律的意圖。這群人買了第二輛車,當然車牌號不同,每周常用車被禁開的當天,他們就駕駛這部車。他們買了什么樣的車?能找到的最便宜的、只要能開得動的車。這些車向城市排放污染的速度,遠遠高于不許駕駛的那些汽車。

人們把“眼鏡蛇“放生到了街上,不過這次眼鏡蛇是汽車。

2.德國福利制度問題

相比于墨西哥城的空氣污染問題,德國的社會救助問題就難解決得多了。墨西哥城市政府可以頒布更為合理的法令來彌補自己的錯誤,但是沒有一任德國總理,敢于去挑戰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除非他不想干了。

為了幫助失業者度過生活難關,同時避免官僚主義和政府辦事的低效率,德國政府很早就把社會救助工作外包給私營機構了。而私營機構每救助一位德國人,他們就可以得到一部分報酬。這樣一來,德國政府既保證了自身的廉潔,也使得社會救助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但是德國人沒有預料到,社會救助事業發展到今天,反倒成了德國社會一個難以去除的毒瘤:每年流到社會救助事業的資金達到了稅收的五分之一,造成了很大的財政負擔。最可怕的是大量的德國人變得頹廢和懶惰,無數德國年輕人主動失業,造成國家勞動力短缺。而導致這個“眼鏡蛇效應”的原因,一是德國的救助福利確實太好,失業者每個月領取到的失業補助的金額相當于自己在職時工資的六成;二是承包社會救助工作的私人機構為了獲得更多錢,大量發掘甚至培養失業者,把他們變成自己的“顧客”。

3.委內瑞拉的石油工業國有化

但是,或許再沒有什么實例,比起委內瑞拉始于1976年石油工業國有化的可怕“打鼴鼠”游戲,更能說明意圖之外的后果可能造成的潛在問題會有多么廣泛。政府的意圖是將石油利潤留在本國。在一段時間內,事情是這樣發展的。

可是,這個一度私營的行業一旦被政府接管,就喪失了維持物理資本的利潤動機。物理資本就出現了損耗。只不過,這種損耗持續了10年左右。委內瑞拉的公有制計劃經濟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嘗試過的國家,至少在一段時間看起來能夠運轉,這就是原因所在。但隨著石油工業的物理資本耗盡,石油產量下降。巧合的是,恰在此時,油價也下跌了——公有制計劃經濟支持者認為這才是罪魁禍首。

鑒于其他產油國都沒有遭受委內瑞拉如今面臨的那種痛苦,這種觀點無疑是不正確的。

隨著石油收入和產量暴跌,委內瑞拉政府采取了任何一家政府在收入難以為繼時不可避免的做法。它盡可能地借貸和征稅,然后開始大肆印鈔。印鈔導致了通貨膨脹的意外后果,物價隨后上漲到人們再也買不起食物的地步。

為了應對這一意外后果,政府對食品實施了價格控制。但這又再次事與愿違,農民(的利潤)再也負擔不起糧食作物的種植成本。農民們停止了耕種。最后,政府迫使人們在農場工作,以確保糧食生產。

委內瑞拉石油工業國有化的最終意外后果是奴隸制。

它真正的含義是,立法者應該敏銳地意識到,人的每個行為都有意圖之中和意圖之外的后果。

眼鏡蛇效應啟示

眼鏡蛇效應的本質原因是我們在觀察世界的過程中,養成的因果關系思維主要是直線思維。但僅僅消除產生問題的原因并不一定能夠真正解決問題,因為在解決過程中,忽略了民眾趨利的本性,極有可能出現適得其反的意外。

眼鏡蛇效應提醒我們,任何事情都比我們想象得復雜和不可預測。因此,建立即時反饋機制并做出調整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好心辦壞事作為經濟學的一種現象,警示著人們要及時注意意外的發生,在不斷反饋中改善自己的行為。

人們對政府強加的每一條規則、規章和命令都會做出反應,而他們的反應所產生的結果,可能與立法者所期望的結果大相徑庭。

因此,盡管立法仍有余地,但在這個領域,需要無比的謹慎,也需要極大的謙卑。遺憾的是,在那些立法者身上,這些性格特征并不常見,這就是為什么“眼鏡蛇問題”的實例如此遍地開花。

如何應對眼鏡蛇效應

我們知道“立法者”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很重大的,他們必須保持極大的謙卑和極大的謹慎。因為每一項法律或者政策的實施,都要求每一位公民去遵守,這往往會對整個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只要仔細觀察當今社會就會發現,不管是在大的層面還是在小的層面,“眼鏡蛇效應”其實是無處不在的。這表明許多“立法者”對事情的后果考慮得還不夠全面,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警惕和借鑒。

如何避免“眼鏡蛇效應”呢?由于每一個“眼鏡蛇效應”的現象都有很大差別,需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人有兩種屬性,一種是“經濟人”,一種是“社會人”。“經濟人”屬性指的是一個人會為自己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更大的物質報酬。例如養眼鏡蛇的印度人、大肆發掘失業者的德國私人救助機構和購買第二輛車來規避處罰的墨西哥城的市民,他們身上就體現出了很強的“經濟人”屬性。而“社會人”屬性指的是一個人意識到自己作為社會群體的一員,社會的好壞與自身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自己會爭取為社會做些事情。很多樂于參加公益活動的人就能體現“社會人”屬性。

一是減弱“經濟人”屬性,可以把獎勵標準降低到養蛇成本之下。這樣一來,養眼鏡蛇成了賠本生意,自然無人再養。殺野外蛇依舊有利可圖,會讓群眾繼續消滅眼鏡蛇。

二是增強“社會人”屬性,通過加大宣傳,呼吁群眾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消滅眼鏡蛇。實際上,增強民眾的“社會人”屬性,使得人人愛社會,才能營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匿名評論
  • 評論
人參與,條評論
相關文章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日本一级特黄大片大全电影-欧美州一级黄色网站-欧美精美国产乱伦一区